土地利用对亚热带红壤区典型景观单元土壤溶解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李玲
肖和艾
苏以荣
黄道友
吴金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红壤丘陵; 红壤低山; 景观单元; 土地利用; 土壤溶解有机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在亚热带典型景观尺度上系统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溶解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广西肯福和湖南盘塘作为亚热带红壤低山与红壤丘陵典型景观单元,对两个景观单元进行密集采样(0~20cm)分析。【结果】红壤低山和红壤丘陵景观单元土壤DO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9.2±75.8)mg·kg-1和(90.0±35.4)mg·kg-1,其中低含量样本均以稻田土壤为主,其平均值分别为(46.7±14.9)mg·kg-1和(68.0±23.1)mg·kg-1。高含量样本以旱地、果园和林地土壤为主,红壤低山景观单元旱地、果园和林地土壤DOC含量分别比稻田土壤高271%、278%和315%,红壤丘陵景观单元比稻田土壤高37%、69%和77%。土壤溶解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的比值(DOC/TOC)显示,两个景观单元稻田土壤DOC/TOC值(0.24%和0.44%)亦明显低于其它利用方式土壤(0.90%~1.50%)。【结论】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土壤DOC含量,同一景观单元长期处于淹水条件下的稻田土壤DOC含量明显低于旱作土壤(如旱地和果园),林地开垦为旱地或果园后土壤DOC含量降低。同时土壤DOC含量存在区域差异,位于亚热带南部的红壤低山景观单元土壤DOC的含量明显高于北部的红壤丘陵景观单元。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去除溶解性有机质对红壤水稻土碳氮矿化的影响 [J].
韩成卫 ;
李忠佩 ;
刘丽 ;
车玉萍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1) :107-113
[2]   土地利用对亚热带红壤低山区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的影响 [J].
王小利 ;
苏以荣 ;
黄道友 ;
肖和艾 ;
汪立刚 ;
吴金水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750-757
[3]   红壤丘陵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特征 [J].
唐国勇 ;
黄道友 ;
童成立 ;
张文菊 ;
肖和艾 ;
苏以荣 ;
吴金水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3) :3429-3433
[4]   红壤稻田土壤溶解有机碳含量动态及其生物降解特征 [J].
焦坤 ;
李忠佩 .
土壤, 2005, (03) :272-276
[5]   杉木人工林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冯宗炜 .
生态学报, 2005, (06) :1299-1305
[6]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J].
张金波 ;
宋长春 ;
杨文燕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3) :343-347
[7]   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冯宗炜 ;
黄宇 .
生态学报, 2005, (03) :513-519
[8]   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 [J].
李忠佩 ;
张桃林 ;
陈碧云 .
土壤学报, 2004, (04) :544-552
[9]   湘北红壤丘岗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J].
黄道友 ;
王克林 ;
陈桂秋 ;
黄敏 .
生态环境, 2004, (01) :135-138
[10]  
Changes of Labile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in Soils Under Different Rotation Systems[J]. NI Jin-Zhi, XU Jian-Ming, XIE Zheng-Miao and WANG De-Jian 1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Email: nijz@ustc. edu. cn 2Department of Resource Science,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3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Pedospher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