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初探

被引:20
作者
李迎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 建设; 必要性; 路径; 目标;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9.09.004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和以实践为本的专业,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服务事业的应有之义。总体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对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来说,更是加快学科建设、实务转型,使社会工作取得应有的学科(专业)地位的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应将满足中国现实社会服务需要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开发本土传统资源,借鉴国际优秀成果,并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加以整合创新、建构特色。构建具有本土特质的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学术(思想)体系和实务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目标和方向。此外,还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提升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也谈社会工作的学科定位 [J].
李迎生 .
社会建设, 2017, 4 (04) :19-23
[2]   中国社会工作学科:百年论争、百年成长与自主性研究 [J].
彭华民 .
社会科学, 2017, (07) :66-73
[3]   探索中国社会工作的转型与发展之路——《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前言a [J].
李迎生 .
社会建设, 2017, 4 (01) :90-96
[4]   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 [J].
李迎生 ;
方舒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0, (03) :101-108
[5]   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 [J].
李迎生 .
社会科学, 2008, (05) :77-80
[6]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五点认识[N]. 尹汉宁.文汇报. 2017 (008)
[7]  
把握学术话语权是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N]. 郑杭生.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 (B02)
[8]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17
[9]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 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16
[10]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建明,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