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宗法制度的存在形态和发展阶段——兼评当前宗法研究中的几种错误观点

被引:3
作者
钱宗范
机构
关键词
宗法制度; 父系氏族家长制; 宗统和君统; 族长; 祠堂; 族谱; 族产; 族规; 父权; 族权;
D O I
10.13792/j.cnki.cn45-1300/z.1998.01.002
中图分类号
D633 [民族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宗法制度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封建经学及资产阶级社会学影响下的宗法观点应予批判和否定.中国宗法制度的发展阶段应分原始社会末期、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战国至近代时期三个大阶段;战国至近代的宗法又经历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至解放前)四个小阶段;各少数民族解放前也有宗法制度.各个时期、不同民族的宗法各有具体的表现形态和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论汉人宗族的内源性根据
    钱杭
    [J]. 史林, 1995, (03) : 1 - 15
  • [2] 论宗法制度[J]. 金景芳.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 1956(02)
  • [3] 周代宗法制度研究[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钱宗范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