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负矩阵权重分析法在西藏泥石流危险性分区中的应用

被引:4
作者
耿学勇 [1 ]
程尊兰 [1 ]
李泳 [1 ]
党超 [1 ]
曾榕彬 [2 ]
刘晶晶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重庆交通大学
关键词
泥石流危险性分区; GIS; 正反负矩阵; 西藏;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6.06.020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介绍了正反负矩阵权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过程。结合西藏地区泥石流发育分布规律,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判别模型。模型中选取地质构造、地貌和气候条件(包括降水强度、年均地温和冰川水文)为影响因子,同时考虑到研究区内基础资料少的限制,再选取既能表征影响因子强度又能直接获取得因子参数进行研究。通过对各影响因子的分区赋值,利用G IS空间分析技术,对西藏地区泥石流危险性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东南部泥石流危险度最强,从整个西藏地区来看危险等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引用
收藏
页码:769 / 7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四川省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J].
韦方强 ;
谢洪 ;
钟敦伦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1) :59-63
[2]   长江上游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 [J].
钟敦伦,谢洪,韦方强 .
山地研究, 1994, (02) :65-70
[3]   长江上游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的原则与指标 [J].
钟敦伦,韦方强,谢洪 .
山地研究, 1994, (02) :78-83
[4]   泥石流相对分布密度的确定方法 [J].
刘希林 ;
张松林 ;
唐川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2, (01) :57-62+95
[5]   泥石流危险区划的探讨 [J].
刘希林 .
灾害学, 1989, (04) :3-9+20
[6]  
西藏泥石流与环境[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吕儒仁等主编, 1999
[7]  
数学建模导论[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陈理荣主编, 1999
[8]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刘希林,唐川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