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

被引:21
作者
张福庆 [1 ]
陈文波 [2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
[2]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效应; 鄱阳湖区;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7.0190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构建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生态质量指数与土地利用变化生态贡献率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1990年区域生态质量指数平均值为7·60,2002年为7·62,总体生态质量介于灌木林地、疏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之间。1990—2002年鄱阳湖区区域生态质量指数上升的主要动力为水库坑塘、有林地和疏林地的扩大;生态质量指数下降的主要动力依次为水田、中覆盖度草地的减少。在土地利用转移贡献率上,水田转为有林地、旱地转为有林地、水田转为疏林地、水田转为水库坑塘的生态贡献率之和达52·96%,为主导土地利用的正向转移类型。有林地转为水田、有林地转为旱地、水田转为农村居民点的生态贡献率之和达39·89%,为主导土地利用的反向转移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58 / 10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 [J].
崔丽娟 .
生态学杂志, 2004, (04) :47-51
[2]   浅谈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马逸麟 ;
马逸琪 .
中国水土保持, 2004, (04) :11-13
[3]   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 [J].
李晓文 ;
方创琳 ;
黄金川 ;
毛汉英 .
第四纪研究, 2003, (03) :280-290+348
[4]   土地利用及其格局变化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罗为检 ;
王克林 ;
刘明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2) :156-158
[5]   人工控湖对鄱阳湖区湿地生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J].
熊小英 ;
胡细英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89-93
[7]   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环境保护 [J].
李青丰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2, (03) :22-23+26
[8]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J].
郭熙 ;
赵小敏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 (01) :27-29
[9]   鄱阳湖区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分析及其恢复对策探讨 [J].
刘桃菊 ;
陈美球 .
生态学杂志, 2001, (03) :74-77
[10]   河谷土地利用格局与洪水干扰的关系 [J].
王成 ;
徐化成 ;
郑均宝 .
地理研究, 1999, (03) :32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