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1—13日湖北省大风致灾分析

被引:6
作者
李兰
陈正洪
机构
[1]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关键词
风灾; 风压; 风荷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7 []; P429 [气象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6年4月11—13日湖北省各地出现大风天气,给农业、供电、城市公共设施造成极大破坏。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利用各站逐时风速资料,对该过程所产生的基本风压和结构风压进行了详细计算并与历史个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次过程产生的在离地10m高度造成的最大风压(瞬时)为0.53kN.m-2,30m铁塔最大结构风压(瞬时)高达2.60kN.m-2,其破坏力比基本风压放大了5倍,足以对铁塔、房屋、广告牌等构筑物产生严重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2005年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 [J].
肖风劲 ;
徐良炎 .
气象, 2006, (04) :78-83
[2]   新疆近20a风灾研究 [J].
王秋香 ;
李红军 .
中国沙漠, 2003, (05) :69-72
[3]   我国沿海台风百年遇重大灾害的Poisson分布特征 [J].
杨元琴 .
气象, 2001, (10) :8-12
[4]   工程结构的风灾破坏和抗风设计 [J].
范学伟 ;
徐国彬 ;
黄雨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1, (05) :76-79
[5]   结构风灾经济损失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J].
曹崇高 ;
张相庭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2) :32-34
[6]   上海地区因热带气旋侵袭而产生的风灾 [J].
贺芳芳 .
气象, 1992, (01) :22-26
[7]  
应用气候手册[M]. - 气象出版社 , 朱瑞兆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