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典型流域谷地植被斑块演变与土壤性状

被引:8
作者
苏永中
常学向
何志斌
王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流域水文与应用生态实验室
关键词
植被斑块; 群落组成;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养分; 祁连山谷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植物群落演变与土壤性状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过程研究对于认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祁连山谷地灌丛草甸退化演变过程中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特征、及土壤与植被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祁连山谷地阴坡林线以下较小的空间范围,植被斑块由金露梅群落向金露梅-马蔺群落斑块和马蔺群落斑块演变,植被盖度降低,但物种多样性增加。不同植被斑块之间土壤水分有显著的梯度变化,土壤水分的变化导致植被的退化演替。植被斑块的演变导致土壤性状的明显分异,从金露梅灌丛斑块向金露梅-马蔺群落斑块和马蔺群落斑块演变,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土壤团聚体组成由大粒级的大团聚体(>1mm)破碎为小粒级的大团聚体(10.25mm)和微团聚体(<0.25mm),团聚体稳定性降低,表明土壤结构的退化;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了31.2%和55.9%,干筛各粒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金露梅-马蔺群落斑块和马蔺群落斑块显著低于金露梅斑块,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粒径与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植被退化演变中土壤有机碳的损失部分地由于团聚体的破碎引起;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不同斑块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植被斑块退化演变使氮的有效性降低;但磷、钾养分对植被变化的响应不敏感。植被的退化演变使土壤团聚体破碎、土壤结构退化,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下降,使其抗侵蚀能力和水源涵养功能显著降低,又进一步加速植被的退化演替。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马蔺斑块将进一步向林线逼近,灌丛草甸植被将会进一步退化和萎缩。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水文特征研究
    党宏忠
    周泽福
    赵雨森
    杨洪学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1) : 39 - 44
  • [2] 黑河流域水问题与水管理的初步研究
    肖洪浪
    程国栋
    [J]. 中国沙漠, 2006, (01) : 1 - 5
  • [3] 干旱区山地典型流域不同景观结构的水文调节能力分析
    杨国靖
    丁永建
    肖笃宁
    [J]. 冰川冻土, 2005, (05) : 701 - 708
  • [4] 祁连山林草复合流域土壤水文效应
    王金叶
    田大伦
    王彦辉
    王顺利
    张学龙
    葛双兰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 144 - 147
  • [5] 渝东山地黄壤肥力变化与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
    宋会兴
    苏智先
    彭远英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 223 - 226
  • [6] 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水分循环影响研究
    王根绪
    沈永平
    钱鞠
    王军德
    [J]. 冰川冻土, 2003, (06) : 653 - 659
  • [7] 黑河流域山区植被生态水文功能的研究
    金博文
    康尔泗
    宋克超
    刘贤德
    [J]. 冰川冻土, 2003, (05) : 580 - 584
  • [8] 祁连山海北高寒湿地气候变化及植被演替分析
    李英年
    赵新全
    赵亮
    王启基
    沈振西
    [J]. 冰川冻土, 2003, (03) : 243 - 249
  • [9] 黑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及其保护
    胡孟春
    蒋建国
    张更生
    安锋
    陈宁利
    孔佐俊
    王黎明
    刘晓云
    马荣华
    柴发熹
    [J]. 农村生态环境, 2002, (01) : 1 - 5
  • [10] 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车克钧
    傅辉恩
    王金叶
    [J]. 林业科学, 1998, (05) : 31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