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华北平原重霾成因模拟分析

被引:32
作者
韩霄
张美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灰霾; 能见度; 华北平原; 气象场; 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3年1月华北平原出现了罕见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并引发连续多天大范围重霾现象。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日值数据和气象常规观测数据,结合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AMS-CMAQ的模拟结果,对1月10~15日污染过程的气象要素和关键气溶胶物种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灰霾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受本次污染过程影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唐山、河北省中南部和山东省大部。这些地区细颗粒物(即PM2.5)日均质量浓度超过120μg m–3,且基本被灰霾覆盖,日均能见度在5~8 km之间。其中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和济南市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日均质量浓度可达250~300μg m–3,部分市区可超过300μg m–3,而日均能见度则可下降至3 km以下,形成重度灰霾。此外,对气象场的分析显示,本次污染过程期间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水平风速较多年平均值偏小约20%,且有明显逆温层覆盖,北京-天津-唐山、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北部的相对湿度则较多年平均值偏高达10%40%。这样的气象条件不仅造成污染物易于堆积,而且有利于吸湿性粒子消光效应的快速增长,使能见度明显下降,是引发灰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北京地区引发灰霾的主要气溶胶物种为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这3种无机盐对近地面的消光贡献比率达到50%以上。其中硝酸盐的消光贡献比率最高,可达总体效应的1/4,表明在这次污染过程中除相关工业源排放外,交通源排放也是北京地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2013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严重污染的气象条件及成因分析
    王丛梅
    杨永胜
    李永占
    范引琪
    [J].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7) : 695 - 702
  • [2] 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
    张小曳
    孙俊英
    王亚强
    李卫军
    张蔷
    王炜罡
    权建农
    曹国良
    王继志
    杨元琴
    张养梅
    [J]. 科学通报 , 2013, (13) : 1178 - 1187
  • [3] 2013年1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关月
    何立富
    [J]. 气象, 2013, 39 (04) : 531 - 536
  • [4] 京津冀平原地区灰霾天气的年代变化
    王喜全
    孙明生
    杨婷
    王自发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2) : 165 - 170
  • [5] 广州冬季大气消光系数的贡献因子研究
    陶俊
    张仁健
    许振成
    陈来国
    朱李华
    韩静磊
    曹军骥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5) : 484 - 490
  • [6]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ibility and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2.5 in Beijing[J]. WANG Jing-li1, ZHANG Yuan-hang2, SHAO Min2,*, LIU Xu-lin3, ZENG Li-min2, CHENG Cong-lan1, XU Xiao-feng1 (1. Institute of Urban Meteorology,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9, China. 2. State Joint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 llution Contro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 00871, China. 3. Beijing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Networ
  • [7] 东亚地区春季黑碳气溶胶源排放及其浓度分布
    张美根
    徐永福
    张仁健
    韩志伟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1) : 46 - 51
  • [8] Modeling aerosol impacts on atmospheric visibility in Beijing with RAMS-CMAQ[J] . Xiao Han,Meigen Zhang,Jinhua Tao,Lili Wang,Jian Gao,Shulan Wang,Fahe Chai.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13
  • [9] Satellite observation of regional haze pollution over the North China Plain[J] . Tao,Minghui,Chen,Liangfu,Su,Lin,Tao,Jinhua.EN . 2012 (12)
  • [10] Sulfur dioxide and primary carbonaceous aerosol emissions in China and India, 1996–2010[J] . Lu Z.,Zhang Q.,Streets D. G..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11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