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下丘脑室旁核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光镜及电镜观察

被引:2
作者
刘艺萍
机构
关键词
下丘脑室旁核,触液神经元,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22.81 [中枢神经系(脑、脊髓)];
学科分类号
0710 ; 071006 ;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脑脊液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结构基础。方法用CB—HRP追踪结合电镜技术。结果将CB—HRP注入第三脑室后,在下丘脑室旁核内见到HRP标记神经元,胞体为多角形或梭形,有的标记神经元胞体似突入第三脑室中,有的标记神经元突起伸入到下丘脑室旁核实质内。在电镜下可见下丘脑室旁核内HRP反应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树突和轴突终末,HRP的反应物为高电子密度,呈针状或块状。结论下丘脑室旁核存在接触脑脊液神经元。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鼠远位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追踪研究 [J].
张励才 ;
工梅申 ;
张凤真 ;
朱治远 .
解剖学杂志, 1994, (01) :37-40
[2]   第三脑室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扫描、透射和免疫电镜研究 [J].
朱长庚 ;
卢金活 ;
刘庆莹 ;
张喜京 .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0, (01) :19-23+129
[3]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和室周核生长抑素神经元与加压素或神经降压素的共存——PAP与胶体金双标记免疫电镜观察 [J].
秦英 ;
刘淑琴 ;
张俐 ;
钱国桢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0, (02) :110-113+190
[4]   后叶加压素在下丘脑的分布和释放途径及失水对正中隆起中后叶加压素的影响 [J].
陈阿青 ;
朱长庚 .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89, (01) :72-78+129
[5]   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 [J].
朱长庚 .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88, (02) :125-130
[6]  
神经解剖学方法[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鞠躬等 编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