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事前审计及其制度环境

被引:6
作者
夏寒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
关键词
民国; 事前审计; 制度环境; 机会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39.45 [内部审计];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1 ;
摘要
民国时期,战乱频繁,军阀割据导致机会主义行为严重,加上财政困难,债台高筑,因而政府高层对管理层问责需求十分强烈,厉行审计成为政府的必然选择。事前审计因之防患于未然的实际效力,得到了政界学界一致认可,也成为了民国政府审计制度的重要特色。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48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民国财政史[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杨荫溥 著, 1985
[2]   事前审计刍议 [J].
马庆堂 .
审计研究, 1987, (05) :12-14
[3]  
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D]. 宋夏云.上海财经大学 2006
[4]  
中国审计史[M].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李金华主编, 2004
[5]   机会主义、问责需求和跟踪审计 [J].
郑石桥 .
中国内部审计, 2012, (03) :36-40
[6]   机会主义、问责机制和审计 [J].
郑石桥 ;
陈丹萍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 (04) :129-134
[7]   南京国民政府事前审计制度演变的路向分析 [J].
鄢定友 .
广西社会科学, 2008, (06) :116-120
[8]  
财政学与中国财政[M]. 商务印书馆 , 马寅初 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