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王道中 [1 ,2 ]
郭熙盛 [1 ,2 ]
刘枫 [1 ]
何传龙 [1 ,2 ]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与肥料研究所
[2] 农业部蒙城砂姜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砂姜黑土; 无机磷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顾益初、蒋柏藩的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长期施肥下砂姜黑土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生物有效性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耗竭状况下Ca2-P和Ca8-P的植物营养效率最高,其次为Al-P和Fe-P,O-P和Ca10-P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有效性;Fe-P和Al-P对植物的营养贡献率最高,虽然Ca2-P和Ca8-P活性最高,但由于含量低,对磷素养分的贡献率较低,土壤磷素极度耗竭下,Ca2-P的植物营养贡献率甚至低于Ca10-P和O-P。砂姜黑土对磷的固定严重,土壤中积累的磷主要向Al-P、Fe-P和有效性更低的Ca10-P和O-P转化,Ca2-P、Ca8-P的增量较少。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无机磷组分对有效磷的贡献为:Al-P>Ca8-P>Ca2-P>Fe-P>O-P>Ca10-P;建立了Olsen-P与无机磷组分间的回归方程:Y=3.8751+0.4674 X1+0.4470 X2+0.3769 X3-0.1166 X4-0.07838 X5(Y代表有效磷含量,X1、X2、X3、X4、X5分别代表Ca2-P、Ca8-P、Al-P、Fe-P和Ca10-P含量;P<0.01,R2=0.9989)。
引用
收藏
页码:601 / 6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期耕作施肥对白浆土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J].
向春阳 ;
马艳梅 ;
田秀平 .
作物学报, 2005, (01) :48-52
[2]   黑土无机磷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J].
王艳玲 ;
王杰 ;
赵兰坡 ;
蔡洪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85-89
[3]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潮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J].
梁国庆 ;
林葆 ;
林继雄 ;
荣向农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3) :241-248
[4]   猪粪和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分及有效性的影响 [J].
尹金来 ;
沈其荣 ;
周春霖 ;
洪立洲 ;
王凯 ;
丁金海 ;
王茂文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03) :296-300
[5]   石灰性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对作物磷营养的贡献 [J].
郭智芬 ;
涂书新 ;
李晓华 ;
潘勇 ;
张宜春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1) :27-33
[6]   用32P示踪法研究石灰性土壤中磷素的形态及有效性变化 [J].
冯固,杨茂秋,白灯莎,黄全生 .
土壤学报, 1996, (03) :301-307
[7]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的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 [J].
沈仁芳 ;
蒋柏藩 .
土壤学报, 1992, (01) :80-86
[8]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的测定方法 [J].
顾益初 ;
蒋柏藩 .
土壤, 1990, (02) :101-102+110
[9]   土壤磷素(一) [J].
鲁如坤 .
土壤通报, 1980, (01) :43-47
[10]  
中国土壤肥力[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沈善敏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