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弧菌性红腿病的细胞病理研究

被引:5
作者
吴友吕
吕美玲
郑国兴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 东海水产研究所 杭州
[3] 杭州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弧菌; 红腿病; 细胞病理; 鳗弧菌; 电镜; 超微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弧菌性红腿病是近年来我国华东地区一些对虾养殖场新发生和流行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害。本文报道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研究病虾的腹肢、中肠、心脏、血细胞、鳃等组织细胞的病理改变,病原菌内外部微结构和SMZ处理后菌体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病虾血淋巴涂片上能看到少量细菌,血细胞数明显减少,腹肢的真皮层沉积着放射状或树枝状的橘红色色素颗粒。在超薄切片中可见许多寄生弧菌集聚或散布于心肌细胞间质、中肠、腹肢及鳃丝等组织的细胞质中。从病虾血淋巴中被分离培养的细菌鉴定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人工感染试验进一步证实其为红腿病的病原体。该细菌系一种无芽孢的短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大小为(0.6~0.9)μm ×(1.5~2.5)μm,有一根单端生鞭毛。鞭毛具有鞘和轴结构,菌体内部具有原核细胞超微结构特性,经SMZ处理后,菌体膨胀,核区体积增大,致密染色质颗粒增多,透明斑变少,严重者细胞壁大部分或全部消失,细胞破裂甚至解体。而未经SMZ处理的菌体无此变化。健虾组织中,未见病理变化及细菌存在。这为该病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6+141 +141-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对虾病原菌(鳗弧菌)的研究 [J].
郑国兴 ;
沈亚林 ;
李何 .
水产学报, 1990, (01) :1-7
[2]   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复眼细微结构和瞎眼病的电镜研究 [J].
吴友吕 ;
郑国兴 ;
蔡继炯 .
东海海洋, 1986, (04) :63-73
[4]  
虾类的疾病与防治[M]. - 海洋出版社 , 卞伯仲等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