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下扬子区中生界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
被引:14
作者:
杨盛良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华东石油地质局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下扬子地区;
中生代;
构造演化;
盆地;
油气远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下扬子区中生界包括海相和陆相沉积,中生代演化分为6个地质阶段:①早、中三叠世稳定沉积;②晚三叠世推覆运动;③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④晚侏罗世走滑作用;⑤早白垩世挤叠盆地;⑥晚白垩世拗陷盆地。下扬子区中生代发育的陆相叠合盆地中,存在多层系生储盖组合,具有一定油气远景。上古生界和下三叠统烃源岩是下扬子区最有利的烃源岩,浦口组沉积后处于晚期大量生烃阶段,生成的烃类可被中生界圈闭捕获成藏。构造运动对该区油气的影响利大于弊。印支末期的推覆运动使局部地区烃源岩堆叠加厚,形成独立的生烃中心;区内北北东向走滑断裂在晚侏罗世再次明显活动,控制了火山岩的喷发,火山岩既可加速烃源岩热演化,又可作为储集岩,断裂自身则可成为烃类纵向运移的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96
+96-97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