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20
作者
徐飞
骆仲泱
王鹏
侯全辉
方梦祥
岑可法
机构
[1]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PM2.5; 燃烧工况; 静电除尘器; 除尘效率;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7.29.011
中图分类号
TK229.6 [燃煤锅炉];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针对440t/h大型燃煤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分别在静电除尘器(ESP)前后水平烟道进行颗粒物采样,研究不同燃烧工况变化(包括煤质、锅炉负荷、n(Ca)/n(S)和氧量)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静电除尘器效率随着粒径减小逐渐下降,对亚微米颗粒收尘效率不足90%,排放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占据较大的份额,一般在70%90%左右;随着煤中灰分含量的增加,锅炉负荷的增加,颗粒物排放浓度逐渐增加,静电除尘效率下降;添加石灰石后颗粒物浓度明显增加,CaO对颗粒物凝并和团聚有一定作用,使得静电除尘器前粗颗粒物所占烟尘总量的百分比增加,烟尘颗粒d(0.5)从35.25μm增大到48.50μm;燃烧气氛含氧量增大时,排放颗粒物的粒径逐渐减小,PM1、PM2.5和PM10总排放量都是增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条件对煤粉燃烧后PM10、PM2.5、PM1排放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吕建燚 ;
李定凯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20) :103-107
[2]   燃煤过程中氧含量对可吸入颗粒物形成及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J].
刘小伟 ;
徐明厚 ;
于敦喜 ;
俞云 ;
高翔鹏 ;
曹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5) :46-50
[3]   煤粉粒径及燃烧工况对PM10排放特性的影响 [J].
陶叶 ;
徐明厚 ;
于敦喜 ;
刘小伟 ;
高翔鹏 .
煤炭转化, 2006, (01) :53-57
[4]   石灰石脱硫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 [J].
张桂玲 ;
陈向群 .
区域供热, 2004, (03) :27-30
[5]   循环流化床电站排放烟尘特性及痕量重金属分析 [J].
徐鸿 ;
骆仲泱 ;
王涛 ;
王鹏 ;
高翔 ;
施正伦 ;
岑可法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3) :515-519
[6]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对尾部电除尘器的影响 [J].
张卫风 ;
胡满银 ;
刘同欣 ;
刘忠 ;
胡志光 .
工业安全与防尘, 2001, (04) :12-15
[7]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对飞灰比电阻的影响 [J].
吕俊复 ;
张建胜 ;
杨海瑞 ;
刘青 ;
岳光溪 .
电站系统工程, 2000, (05) :259-261+286
[8]  
工业锅炉除尘设备.[M].杨明珍;陈松林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9]  
烟尘烟气测试实用技术.[M].于正然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10]  
电收尘器.[M].刘后启;林 宏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