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水试验综合观测研究

被引:80
作者
姚志华 [1 ]
黄雪峰 [1 ,2 ]
陈正汉 [1 ]
张建华 [3 ]
机构
[1]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2]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 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浸水试验; 体积含水率; 吸力; 渗透; 浸润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44 [黄土与地基];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摘要
对兰州地区Q3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不设注水孔,埋设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的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厚度黄土场地的不同深度土层均会出现多次湿陷,湿陷次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将减少;体积含水率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10 m以上基本由6段组成,10~22.5 m由5段组成,而22.5 m以下则由3段组成;25 m以上范围内水分入渗较为容易,该深度以下土层,由于上部土体发生湿陷压密以及空隙中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了水分入渗缓慢;离试坑周边较远的裂缝的产生由于试坑较近裂缝剧烈活动引起;水分运移基本呈现椭圆状形态入渗(长轴位于水平向),后期整个椭圆状湿润区的离心率越来越小,椭圆更扁;浸润角随着外部水源不断供给逐渐扩大,本次试验其变化范围在0°~55°;场地中水分入渗率基本呈现出幂函数减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非饱和原状黄土垂直高边坡潜在土压力原位测试试验研究 [J].
黄雪峰 ;
李佳 ;
崔红 ;
张建华 ;
邱爽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 (04) :500-506
[2]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变形特征的大型现场浸水试验研究 [J].
黄雪峰 ;
陈正汉 ;
哈双 ;
薛塞光 ;
孙树勋 ;
徐毅明 ;
金学菊 ;
朱元青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03) :382-389
[3]   地表积水条件下滴灌入渗特性研究 [J].
张振华 ;
蔡焕杰 ;
杨润亚 ;
王健 .
灌溉排水学报, 2004, (06) :1-4
[4]   黄土非饱和入渗规律原位试验研究 [J].
刘保健 ;
谢永利 ;
于友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4) :4156-4160
[5]   点源入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实验研究 [J].
汪志荣 ;
王文焰 ;
王全九 ;
张建丰 .
水利学报, 2000, (06) :39-44
[6]   湿陷性黄土的变形机理与本构关系 [J].
苗天德 ;
刘忠玉 ;
任九生 .
岩土工程学报, 1999, (04) :383-387
[7]   Q2黄土大面积浸水试验研究 [J].
李大展 ;
何颐华 ;
隋国秀 .
岩土工程学报, 1993, (02) :1-11
[8]   河津黄土地基湿陷变形试验研究 [J].
钱鸿缙 ;
朱梅 ;
谢爽 .
岩土工程学报, 1992, (06) :1-9
[9]   黄土湿陷变形的结构理论 [J].
高国瑞 .
岩土工程学报, 1990, (04) :1-10
[10]  
黄土湿陷机理的研究[J]. 杨运来.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