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对水稻冠层微气候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罗卫红
Mayumi Yoshi moto
戴剑峰
朱建国
韩勇
刘刚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NationalInstituteforAgroEnvironmentalSciences,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Kannondai,Tsukuba,Ibaraki
关键词
CO2浓度增高; 水稻; 冠层微气候;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2.0286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安镇的我国唯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增高 (FACE)系统平台 ,于2 0 0 1年 8月 2 6日至 10月 13日 (水稻抽穗至成熟期 )进行水稻作物冠层微气候连续观测 ,以研究FACE对水稻冠层微气候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 ,FACE降低了水稻叶片的气孔导度 ,FACE与对照水稻叶片气孔导度的差异上层叶片大于下层叶片 ,生长前期大于生长后期 .FACE使白天水稻冠层和叶片温度升高 ,这种差异生长前期大于生长后期 ;但FACE对夜间水稻冠层温度的影响不明显 .在水稻旺盛生长的抽穗开花期 ,晴天正午前后FACE水稻冠层温度比对照高 1.2℃ ;从开花至成熟期 ,FACE水稻冠层白天平均温度比对照高 0 .4 3℃ .FACE对冠层空气温度也有影响 ,白天水稻冠层空气温度FACE高于对照 ,这种差异随太阳辐射增强而增大且冠层中部大于冠层顶部 ;冠层中部空气温度FACE与对照的差异 (Tface-Tambient)日最大值在 0 .4 7~ 1.2℃之间 ,而冠层顶部的Tface-Tambient日最大值在 0 .37~ 0 .8℃之间 .夜间水稻冠层空气温度FACE与对照差别不大 ,变化在± 0 .3℃之内 .而FACE对水稻冠层空气湿度无显著影响 ,表明FACE使水稻叶片气孔导度降低 ,从而削弱了植株的蒸腾降温作用 ,导致水稻冠层温度和冠层空气温度升高 ,改变了整个水稻冠层的温度环
引用
收藏
页码:1235 / 12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CO2浓度升高对干旱胁迫下蚕豆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J].
任红旭 ;
陈雄 ;
吴冬秀 .
作物学报, 2001, (06) :729-736
[2]   大气CO浓度升高对棉花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J].
张富仓 ;
康绍忠 ;
马清林 ;
不详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 1999, (03) :267-272
[3]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叶片及群体光合作用的影响(英文) [J].
林伟宏 ;
白克智 ;
匡廷云 .
植物学报, 1999, (06) :65-69
[4]   大气CO浓度升高对植物的直接影响——国外十余年来模拟实验研究之主要手段及基本结论 [J].
蒋高明 ;
韩兴国 ;
林光辉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7, (06) :2-15
[5]   大气CO2浓度增加对春小麦水分利用与蒸发蒸腾的影响 [J].
康绍忠,蔡焕杰,刘晓明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