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24
作者
张虹 [1 ]
赵凌 [1 ]
何成奇 [2 ]
胡卡明 [3 ]
刘军 [4 ]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3]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4]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键词
电针; 头针; 痴呆,血管性; 随机对照试验; MMSE量表; ADL-R量表;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8.11.002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为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可靠证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将2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配到针药组、电针组和药物组。针药组采用头电针配合口服尼莫地平,电针穴取四神聪、百会、神庭、风池;电针组单纯采用头电针治疗;药物组单纯口服尼莫地平,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R)量表和P300的检测。结果:患者认知状况的改善,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6.59%,电针组为82.05%,药物组为43.21%,针药组与电针组均优于药物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状况的改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9.76%、65.38%、32.10%,针药组与电针组均优于药物组。MMSE量表评分、ADL-R量表评分和P300检测中均显示,治疗后针药组和电针组较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电针与头电针配合口服尼莫地平均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尼莫地平,且安全性高。
引用
收藏
页码:783 / 7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治疗 [J].
许丹 ;
孙晓江 .
世界临床药物, 2005, (09) :36-39
[2]   针刺百会穴前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不同脑区的脑葡萄糖代谢 [J].
黄泳 ;
赖新生 ;
陈静 ;
李东江 ;
唐安戊 ;
Win Moe Htut ;
Fenanda Hamanenga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36) :68-70
[3]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常用治法的循证医学评价 [J].
张虹 ;
朱蔓佳 ;
杨玉龙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09) :173-173
[4]   试论浊毒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 [J].
高颖 ;
谢颖桢 ;
王永炎 .
中国中医急症, 2000, (06) :266-267
[5]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 [J].
田金洲 ;
韩明向 ;
涂晋文 ;
杨承芝 ;
杨惠民 ;
邹忆怀 ;
刘恒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05) :16-24
[6]   风池、风府穴在中风后遗症中的应用研究 [J].
张平 ;
倪兰枝 .
中国针灸, 1998, (12) :39-40
[7]   针刺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J].
赖新生 .
中国针灸 , 1997, (04) :201-202+196
[8]  
血管性痴呆[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田金洲主编, 2003
[9]  
血管性痴呆现代中医临床与研究[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永炎,张伯礼主编, 2003
[10]  
痴呆治疗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陈俊抛,林煜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