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属性”的学理重述——兼与张保生教授商榷

被引:26
作者
何家弘 [1 ,2 ]
马丽莎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大华讲席
[2] 法学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据属性; 客观性; 关联性; 合法性; 真实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证据属性"曾是我国诉讼法学界众说纷纭的一个理论问题。虽然人们使用的语词一样,但实质对象并不统一,因此其争点就成为"伪命题"。在诉讼法已修改证据概念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从证据属性问题的研究转向证据的审查认定标准的研究。审查认定证据的标准可以分为采纳标准和采信标准。采纳证据的主要标准是关联性与合法性,采信证据的主要标准是真实性与充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司法证明方法与推定规则.[M].何家弘.法律出版社.2018,
[2]  
证据法学.[M].易延友.法律出版社.2017,
[3]  
亡者归来.[M].何家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  
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条文对照表.[M].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 编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
[5]  
虚拟的真实.[M].何家弘; 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6]  
证据法论.[M].占善刚;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7]  
从相似到相同.[M].何家弘;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8]  
法律语言学导论.[M].(美) 吉本斯; 著.法律出版社.2007,
[9]  
证据法.[M].(美)罗纳德·J.艾伦(RonaldJ.Allen);(美)理查德·B.库恩斯(RichardB.Kuhns);(美)埃莉诺·斯威夫特(EleanorSwift)著;张保生;王进喜;赵滢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证据学论坛.[M].何家弘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