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雷暴大风环流特征和物理量诊断分析

被引:33
作者
钟利华
曾鹏
李勇
熊文兵
胡宗煜
机构
[1] 广西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关键词
雷暴大风; 环流特征; 物理量; 诊断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观测资料和ECMWF分析资料,对广西2006—2008年发生的雷暴大风强天气45次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天气学方法进行影响模型分析,从雷暴大风发生的条件人手,探讨了一些稳定度指数和动力参数的物理意义,及雷暴大风发生区域的环境场特征,统计归纳出了:(1)造成广西雷暴大风强天气过程可分为高原深槽型、台风低槽型、副高西部型和华北低槽型等四种天气模型;(2)雷暴大风多发生在午后,峰值出现在16时左右;7月和8月出现的最多;(3)局地雷暴大风的出现与地形作用有密切关系;(4)雷暴大风产生前,四种天气影响型广西大部地区大气层结均有不稳定能量聚集,低层有强的水汽辐合,相对湿度大;高原深槽、华北低槽和副高西部影响型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和正涡度中心位于广西北部,台风低槽影响型则位于广西东南部;(5)出现雷暴大风的区域大气层结不稳定性更显著,低层水汽辐合和中低层气旋性辐合也偏强。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天气分析预报物理量计算基础.[M].刘健文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5,
[2]  
中尺度天气原理和预报.[M].陆汉城主编;.气象出版社.2000,
[3]   加密观测资料在北京2008年9月7日雷暴过程分析中的综合应用 [J].
代刊 ;
何立富 ;
金荣花 .
气象, 2010, 36 (07) :160-167
[4]   用地面加密自动观测资料对北京地区一次飑线过程的分析 [J].
王国荣 ;
卞素芬 ;
王令 ;
李青春 .
气象, 2010, 36 (06) :59-65
[5]   一次中尺度雷暴大风过程的闪电特征分析 [J].
冯桂力 ;
王俊 ;
牟容 ;
刘冬霞 .
气象, 2010, 36 (04) :68-74
[6]   北京雷暴大风气候特征及短时临近预报方法 [J].
廖晓农 ;
于波 ;
卢丽华 .
气象, 2009, 35 (09) :18-28+130
[7]   2006年5—9月雷暴天气及各种物理量指数的统计分析 [J].
李勇 ;
孔期 .
气象, 2009, 35 (02) :64-70
[8]   用中尺度数值模式诊断强风暴潜势研究 [J].
张家国 ;
王珏 ;
王叶红 .
气象科技, 2008, (02) :129-133
[9]   台风远外围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成因综合分析 [J].
黄忠 ;
张东 ;
蔡安安 ;
方一川 ;
叶爱芬 .
气象, 2007, (01) :25-31+130
[10]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的天气—气候学特征研究 [J].
秦丽 ;
李耀东 ;
高守亭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6) :75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