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变化

被引:13
作者
温泉沛 [1 ,2 ]
周月华 [1 ]
霍治国 [2 ,3 ]
李兰 [1 ]
吴立 [4 ]
张蕾 [5 ]
机构
[1]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4] 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
[5]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暴雨洪涝灾害; 相对灾情指数; 风险变化; 东南地区; 气候变暖;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702.005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中国东南地区9省(区)1972—2013年的暴雨洪涝灾情资料,采用灰色关联法、正态信息扩散法,分别构建了基于受灾面积比重和成灾面积比重的暴雨洪涝灾害相对灾情指数及其风险估算模型,分析了气候变暖前(1972—1992年)、后(1993—2013年)东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变化。结果表明:东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在20世纪80年代有较大范围的突变性增加,较东南地区变暖突变时段(1993年)有所提前;20世纪90年代,各省均先后出现了暴雨洪涝灾害相对灾情指数最大值;东南地区各省在变暖后大体上发生大灾和中灾的概率有所增加,出现小灾和微灾的概率有所变小,总体来看仍以中灾发生最为频繁,基本为不到2年一遇;除江苏外,东南地区其他省份变暖后大灾及以上级别暴雨洪涝灾害发生频率为变暖前的2~8倍,以广西增幅最大;在考虑了东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的暴雨洪涝灾害影响后,变暖背景下各省的相对灾情风险指数除江苏减小7%外,其他均增大;增幅最大的是广西,达21%,变暖前后的高风险中心由原来的广东变为广西。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华南地区温度变化及其对登革热传播时间的影响 [J].
杜尧东 ;
吴晓绚 ;
王华 .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11) :3174-3181
[2]   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时空格局变化 [J].
李维京 ;
左金清 ;
宋艳玲 ;
刘景鹏 ;
李瑜 ;
沈雨旸 ;
李景鑫 .
气象, 2015, 41 (03) :261-271
[3]   中国暴雨洪涝灾害的暴露度与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 [J].
王艳君 ;
高超 ;
王安乾 ;
王豫燕 ;
张飞跃 ;
翟建青 ;
李修仓 ;
苏布达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 10 (06) :391-398
[4]   不同重现期下淮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J].
张正涛 ;
高超 ;
刘青 ;
翟建青 ;
王艳君 ;
苏布达 ;
田红 .
地理研究, 2014, 33 (07) :1361-1372
[5]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 [J].
秦大河 ;
Thomas Stocker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 10 (01) :1-6
[6]   基于GIS淹没模型的流域暴雨洪涝风险区划方法 [J].
李兰 ;
周月华 ;
叶丽梅 ;
彭涛 ;
史瑞琴 ;
刘旭东 ;
王东仙 .
气象, 2013, 39 (01) :112-117
[7]   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防灾减灾 [J].
翟盘茂 ;
刘静 .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 (09) :55-63+84
[8]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福建省农业水灾风险评估 [J].
王加义 ;
陈家金 ;
林晶 ;
杨凯 ;
马治国 ;
黄榕城 ;
徐宗焕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9) :1497-1506
[9]   基于GIS的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J].
莫建飞 ;
陆甲 ;
李艳兰 ;
匡昭敏 .
灾害学, 2012, 27 (01) :38-43
[10]   中国短时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验证 [J].
马国斌 ;
蒋卫国 ;
李京 ;
张静 ;
马兰艳 ;
李加林 .
地理研究, 2012, 31 (01) :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