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危急值应用的评估与持续改进

被引:31
作者
兰海丽
张秀明
余元龙
杨有业
杨勇
韩志安
李钰燕
欧阳能良
解鸿翔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关键词
检验危急值; 数据挖掘; 医疗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 [实验室诊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挖掘检验危急值数据中隐藏的规律,通过临床联系和评估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探索、评估适合医院特点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结果危急值的发生率为0.14%;经过临床评估查实、统计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和咨询临床专家,检验科修改了PO2、GLU、PT、APTT的危急值范围;新增了新生儿K+、GLU、BiLi和ALT、MYO、CTnl,同时删除了AMY等危急项目,并报医务科批准和执行。结论定期分析评估、不断总结、持续改进,使检验危急值报告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有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检验科的服务意识和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在LIS建立危急值、急诊结果报告记录的应用 [J].
黎永新 ;
雷达 ;
莫建坤 ;
张知洪 ;
黄基伟 .
现代医院, 2007, (12) :130-131
[2]   设置检验科危急值和报告制度的重要性 [J].
葛荣跃 ;
张伟民 .
江西医学检验, 2007, (01) :55-56
[3]   常规生化检验的报告时间分析 [J].
李萍 ;
黄亨建 ;
刘小娟 ;
彭志英 ;
赵清江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 (06)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