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课程领导意蕴与诉求

被引:18
作者
鲍东明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中国教育学刊》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校长; 课程; 校长课程领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71.2 [校长];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校长课程领导"一词的出现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积极意义。校长课程领导与校长课程管理是同时存在的两种范式,这是由校长角色相对于不同范畴的关系决定的,反映着校长的两种使命,而不是简单地说一种范式取代另一种范式。校长课程领导,是旨在促进每个学生有效发展,校长统领课程创造性实施和积极主动建设的行为。它是以"让每个学生获得最有效发展"为核心的现代课程观;是一种战略性的创新课程实践;是一种不断增强学校旺盛生命活力、凸显育人特色的先进学校文化。我国教育发展重点从数量发展转向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从重学生共性发展向重学生个性、差异发展转换的现代教育理念被普遍认同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指令性课程范式走向弹性课程范式,是校长课程领导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46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钟启泉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袁贵仁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人的潜能充分发展——在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学术年会开幕式讲话 [J].
顾明远 .
中国教育学刊, 2007, (11) :9-10
[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J]..江西教育.199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