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赵海英
王惠吉
吕治
文艳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检验科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检验科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肝硬化; 肠道菌群; 益生菌; T细胞亚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口服三联活菌和二联活菌前后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7种进行培养和计数。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三联活菌及二联活菌治疗,疗程14 d。另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及T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肝硬化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正常组和肝硬化组的菌落数分别为(10.04±0.78)lg CFU.g-1和(9.48±1.13)lg CFU.g-1(P<0.05)。治疗后,三联活菌组双歧杆菌由(9.46±1.09)lg CFU.g-1增至(10.30±1.11)lg CFU.g-1;二联活菌组由(9.81±0.62)lg CFU.g-1增至(10.44±1.08)lg CFU.g-1,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二联活菌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分数由(0.33±0.05)增至(0.36±0.06)(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二联活菌制剂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肝性胃肠功能不全的产生机制 [J].
倪若愚 .
中华消化杂志, 1999, (04) :44-46
[2]   双歧杆菌对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IL-6、IL-12的影响附视频 [J].
王立生 ;
潘令嘉 ;
施理 ;
孙勇 ;
张亚历 ;
周殿元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8, (05) :40-40
[3]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 [J].
华静,李继强,曾民德,张达荣,董晓旭 .
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8, (02) :79-81
[4]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初步分析 [J].
陈穗,陈桂明,严虹,潘令嘉 .
中华消化杂志, 1995, (02)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