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铜蓝蛋白的临床意义及与中医辨证关系

被引:13
作者
林宗广
机构
[1] 上海市纺织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前白蛋白; 转铁蛋白; 铜蓝蛋白; 脾胃气虚; 肝肾阴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f)、铜蓝蛋白 (CP)的临床意义及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方法 :用火箭电泳法检测 30例观察组患者血清 PA、Tf、CP的含量 ;并与 10 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观察组 PA为 (137.5 0± 6 .42 ) mg/ L、Tf为 (1.6 7± 0 .10 ) g/ L、CP为 (6 14.14± 36 .0 9) mg/ L。对照组分别为(2 49.5 0± 7.10 ) m g/ L、(2 .35± 0 .0 0 2 ) g/ L 及 (4 11.40± 3.95 ) m g/ L。观察组 PA、Tf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 .0 1) ,CP显著升高 (P <0 .0 1)。此外 ,肝肾阴虚 PA、Tf下降及 CP升高水平与脾胃气虚比较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PA、Tf、CP可作为乙肝后肝硬化诊断 ,分析预后 ,考核疗效的参考指标。同时 ,中医辨证分型对判断病情轻重也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