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演变——从现代化理论到新发展观

被引:9
作者
郑杭生
陆汉文
机构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理性; 现代性; 发展; 生活质量;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04.03.010
中图分类号
D09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现代性是欧美近代社会变迁的产物 ,发掘和揭示现代性的内涵和特征是经典社会学理论的中心任务。“二战”后现代性经“现代化理论”的论述成为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追逐的目标。“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以及“后现代主义”可视为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激进表达形式。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活质量及其主客观指标研究揭示了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新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生活质量:当代发展观的新内涵——当代国外生活质量研究综述 [J].
吴姚东 .
国外社会科学, 2000, (04) :51-54
[2]   现代性论辩与中国社会学之定位 [J].
金耀基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6) :91-99
[3]   后现代性、后结构主义与现代哲学的历史编纂学 [J].
S.H.丹尼尔 ;
郭大为 .
国外社会科学, 1998, (06) :75-80
[4]   现代性、后现代性或者资本主义? [J].
E.M.伍德 ;
宁跃 .
国外社会科学, 1998, (03) :35-40
[5]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周长城等著, 2001
[6]  
社会学二十讲[M]. 华夏出版社 , (美)杰弗里·亚利山大(JefferyC.Alexander)著, 2000
[7]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 上海三联书店 , 刘小枫著, 1998
[8]  
现代化[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国)亨廷顿等著, 1993
[9]  
A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Perroux,Francois. Croom Helm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