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的网络秩序供给机制分析

被引:3
作者
何明升
高献忠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公共物品; 网络秩序; 多中心治理;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08.03.016
中图分类号
F062.6 [公共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互联网社会成为当今社会最具未来意义的表现形态,网络秩序的供给成为当今时代最有意义的社会话题。文章从公共物品内涵出发,分析了社会秩序的公共物品属性;归纳了公共物品的供给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志愿者失灵"到"多中心治理"等的变迁过程,并分别阐述了网民的自治秩序、互联网行业界的技术规范秩序、政府的法律秩序等单边秩序供给及其缺陷;最后指出,基于多中心体制下的网络秩序供给,是摆脱当前单边网络秩序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网络多中心秩序要求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手段多样化,供给机制民主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电子商务法原理与实务.[M].齐爱民;徐亮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  
编织万维网.[M].(英)蒂姆·伯纳斯-李(TimBermers-Lee);(英)马克·菲谢蒂著;张宇宏;萧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3]  
公共选择理论.[M].(美)丹尼斯C.缪勒(DennisC.Mueller)著;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  
复杂性中的思维.[M].(德)克劳斯·迈因策尔(KlausMainzer)著;曾国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  
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M].王小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美)R.H.科斯(Coase;R.H.)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   民主变革:从为民主而奋斗走向自主治理(上) [J].
迈克尔·麦金尼斯(Mc Ginnis) ;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 Ostrom) ;
李梅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 (03) :90-96
[9]   “数字化乐园”中的“阴影”:网络社会问题的面相与特征 [J].
冯鹏志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9, (05)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