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汉型稠油单斜油藏热凝析带启动压力梯度对汽窜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邵明记 [1 ]
王厉强 [2 ]
刘慧卿 [3 ]
许予勖 [4 ]
王海勇 [5 ]
郭子仪 [6 ]
机构
[1] 中国石油股份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4] 中国石油股份青海油田分公司规划计划处
[5] 中国石油股份吐哈油田分公司鲁克沁采油厂
[6] 中国石油股份青海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稠油; 蒸汽驱; 汽窜; 流体界面; 稳定性; 启动压力梯度;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9.01.027
中图分类号
TE311 [油气层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热凝析带启动压力梯度变化对蒸汽驱汽窜控制机理理论研究欠缺的情况,从蒸汽驱地质物理模式出发,将流体界面细化为汽液和液液界面,从研究2类界面稳定性的角度探讨汽窜控制机理。以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广义达西渗流理论为出发点,确定了单斜油藏2类界面稳定应满足的临界条件,并进一步对热凝析带启动压力梯度动态变化下界面稳定性进行了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重力驱替效应的减弱、界面两侧流体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和井距的缩小是造成汽窜的主要因素;热凝析带启动压力梯度变化对2类界面稳定性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界面前缘位置的变化会破坏这种趋同性,从遏制汽窜角度出发2类前缘位置存在最优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3+117 +1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蒸汽吞吐井注汽工艺参数正交优化设计 [J].
吴晓东 ;
张玉丰 ;
刘彦辉 .
石油钻探技术, 2007, (03) :1-4
[2]   氮气泡沫调剖技术在孤岛油田热采井中的应用 [J].
曹正权 ;
马辉 ;
姜娜 ;
陈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5) :75-77+108
[3]   泡沫体系改善草20区块多轮次吞吐热采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J].
曹嫣镔 ;
刘冬青 ;
唐培忠 ;
何绍群 .
石油钻探技术, 2006, (02) :65-68
[4]   孤岛油田中二中Ng5薄层稠油环蒸汽吞吐中后期调整技术 [J].
毛卫荣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61-63+87
[5]   注蒸汽气化氮碳泡沫封堵汽窜技术及应用 [J].
牛淑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78-80+88
[6]   杜84断块超稠油蒸汽吞吐汽窜机理分析及防窜措施初探 [J].
张勇 ;
孙玉环 ;
孙旭东 .
特种油气藏, 2002, (06) :31-33+36
[7]   国外水平井稠油热力开采技术 [J].
凌建军 ;
黄鹂 .
石油钻探技术, 1996, (04) :47-50
[8]  
热力采油技术原理与方法[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刘慧卿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