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体用”结合的学科评价体系

被引:19
作者
郑莉 [1 ,2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
[2]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关键词
学科评价体系; “体用”结合; 一流学科;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6.05.07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当前学科评价主要借鉴国外学科排名,关注学科产出水平,又更偏重于对科研产出水平的评价。然而学科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不仅包括知识的增进还包括学科组织的发展,学科组织发展是知识增进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提出要建构"体用"结合的学科评价体系。其中对学科"用"的评价指的是对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学科组织产出水平的评价;对学科"体"的评价则包括对学科的使命、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学者队伍、组织资源支撑以及组织传统与文化等学科组织发展水平的评价,并对一流学科的"体用"标准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67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思考——访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 [J].
张男星 ;
王春春 .
大学(研究版), 2015, (12) :4-19
[2]   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 [J].
宣勇 ;
凌健 .
教育研究, 2009, 30 (08) :31-37
[3]   “学科”考辨 [J].
宣勇 ;
凌健 .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4) :18-23
[4]  
大学评价和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探讨[J]. 浙江大学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评价与管理. 2005(01)
[5]  
大学评价和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探讨[J]. 浙江大学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评价与管理. 2005 (01)
[6]  
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 翟亚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7]  
大学变革的逻辑[M]. 人民出版社 , 宣勇, 2009
[8]  
高等教育新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