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籼型野败不育系包颈现象的研究

被引:62
作者
申宗坦
杨长登
何祖华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兼职研究员
关键词
籼型野败不育系; 包颈现象; eui基因; 基因导入;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87.02.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籼型野败不育系的包颈现象是影响制种和繁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证明,利用长节间种质(Elongated uppermost internode stock)的 eui 基因与野败胞质的互作效应,可使珍汕97不育系不再出现包颈现象,其穗颈伸出度达到+0.71厘米,最上一节的节间长度为28.4厘米。而对照亲本珍汕97A 和珍汕97B 的穗颈伸出度分别为-9.56匣米和1.11厘米,最上一节的节间长度分别为15.6厘米和24.0厘米。可以把 eui 基因导入籼型野败不育系之中,消除包颈现象。将来转育带有 eui 基因的珍汕97B 仍较带有 eui 基因的珍汕97A 的株高要高。该项育种工作在继续进行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