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江淮大水的大气环流特征

被引:13
作者
于淑秋 [1 ]
林学椿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洪涝; 环流特征; 阻塞高压; 海表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中研究了江淮流域特大洪涝的环流特征。江淮流域洪涝年全国降水有两类分布型:即江淮流域大水年中国降水偏多型和江淮流域大水其南北降水偏少型。研究了这两类降水分布型的环流特征,结果指出: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场有着显著的差异。东亚大西洋相关链的建立(南海高压、梅雨槽和鄂霍茨克海高压)是江淮流域多雨的重要条件,而欧洲阻塞高压的建立在全国降水分布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研究了东亚大西洋相关链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05 / 6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1998年中国特大洪涝时期的环流特征 [J].
林学椿 ;
张素琴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5) :607-615
[2]   中国东部旱涝型的研究 [J].
叶瑾琳 ;
王绍武 ;
李晓东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7, (01) :70-78
[3]   1991年江淮地区特大洪涝时期的环流特征 [J].
林学椿 ;
于淑秋 .
热带气象学报, 1993, (04) :335-343
[4]   EAA相关链与中国汛期降水 [J].
于淑秋 ;
林学椿 .
应用气象学报, 1993, (S1) :89-94
[5]   厄尔尼诺与我国汛期降水 [J].
林学椿 ;
于淑秋 .
气象学报, 1993, (04) :434-441
[6]   3—5年周期的波列结构 [J].
林学椿 ;
于淑秋 .
大气科学, 1991, (03) :87-96
[7]   大气中3—5年周期的观测研究 [J].
林学椿 .
科学通报, 1989, (14) :1089-1092
[8]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型及环流特征 [J].
于淑秋 ;
林学椿 .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1989, (02) :163-170
[9]   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 [J].
王绍武 ;
赵宗慈 .
地理学报, 1979, (04) :329-341
[10]   夏季江淮流域持久性旱涝现象的环流特征 [J].
陶诗言 ;
徐淑英 .
气象学报, 1962, (0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