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培肥地力——从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的变革

被引:3
作者
侯光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土壤学家
关键词
耕作制; 免耕; 三化; 耕作制度; 培肥地力; 生态农业;
D O I
10.16507/j.issn.1006-6055.1993.05.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历史的回顾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就农业来说: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不满足于茹毛饮血的狩猎生涯,大胆地走上向土地要粮的道路,终于在亚洲的东方建立起一个拥有9亿农民和15亿亩耕地的农业大国。从实质上讲,这是他们创造性地建立起一整套无公害、重品质、精培养、尚自肥的精耕细作技术,为祖国争得了“四十世纪农民”的美誉。(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泰勒氏所著《四十世纪农民》一书,对中国农民所创制的有机农业技术,赞扬备至。)当然,成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国农民一开始在肥沃的处女地上进行耕垦,他们无意识地把处女地上所长的茂盛植被,完全砍掉烧光,这样做,就使露的土壤,不断蒸发失水;没有经过好长时间,湿润疏松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