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被引:13
作者
芮孝芳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古代水文; 工程水文学; 水文模型; 新安江模型; 设计洪水;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80880
中图分类号
TV12 [工程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17世纪前,中国先祖对水文现象的观察和对水文循环的理解都处于同时代的世界领先水平。在定量水文学时期,由于未能及时注重并吸取促使科学快速发展的实验范式和理论范式,水文学在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会。1949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大规模水利建设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支撑下,中国水文学不仅基本上实现了与世界同步发展,而且在流域水文模型、设计洪水理论和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当今正值深度信息化、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仿真范式和数据密集范式正在引发新的科技革命,水文学的发展也进入佳境。未来水文学将是物理水文学、随机水文学、仿真水文学和数据水文学互相补充、融合发展的水文学,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会更加凸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2000,
[2]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 in Hydrology..YEVIEVICH V;.Water Resources Publications.1972,
[3]  
The form of the instantaneous unit hydrograph..Nash; J. E;.Int. Assoc. Sci. Hydrology.1957, 03
[4]  
水文学原理.[M].芮孝芳;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  
中国历史干旱.[M].张世法等; 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2008,
[6]  
水文学史.[M].(加) 比斯沃斯 (Biswas;A.K.) ; 著.科学出版社.2007,
[7]  
刘光文水文分析计算文集.[M].[刘光文著];《刘光文水文分析计算文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8]  
中国暴雨.[M].王家祁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9]  
生态水文学.[M].(英)AndrewJ.Baird;(英)RobertL.Wilby编著;赵文智;王根绪译;.海洋出版社.2002,
[10]  
水文情报预报文集.[M].王厥谋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