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7时代”到“G20时代”——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变迁

被引:98
作者
崔志楠
邢悦
机构
[1]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关键词
七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 国际金融治理; 制度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59 [金融危机];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对始于1975年以七国集团(G7)为核心的国际金融治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传统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失灵,已经运转了十年的二十国集团(G20)从部长级会议正式提升为首脑级会议,并且在两年的时间里召开了五次首脑峰会,开创了既有国际机制的先例。在2009年的匹兹堡峰会上,二十国集团首脑峰会被正式制度化,并被提升为治理国际金融体系最主要的制度平台。国际金融治理机制发生了从"G7时代"向"G20时代"的重大转变。此次国际金融治理机制变迁的原因在于国际经济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治理模式难以为继,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剧了传统机制的失灵。作为一种新的制度模式,二十国集团适应了国际经济权力结构的变迁,而且在节约制度建设成本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正因如此,二十国集团取代了七国集团成为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最核心的机制,进而实现了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变迁。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54+159 +159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试析八国集团的改革与发展前景 [J].
卢静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9, 26 (05) :117-123
[2]   八国集团框架下的南北对话探析 [J].
刘青建 .
现代国际关系, 2007, (11) :23-28+45
[4]   从列席到加入——俄罗斯加入G7的若干思考 [J].
曹令军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3, (04) :58-62
[5]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吉尔平 (Gilpin, 2007
[6]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田野, 2006
[7]  
中国与八国集团[M]. - 时事出版社 , 陈小进, 2006
[8]  
超越国界的活动家[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玛格丽特·E.凯克(Margaret E.Keck), 2005
[9]  
多边主义[M].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美)约翰·鲁杰(JohnG.Ruggie)主编, 2003
[10]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美)詹姆斯·多尔蒂,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