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受扰动程度评价的白洋淀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8
作者
陈贺 [1 ]
杨盈 [1 ]
于世伟 [2 ]
杨志峰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环境保护部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关键水位; 适宜生态需水量; AAPFD指数; 白洋淀湿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2802 ;
摘要
水是湿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影响因子,生态需水核算是对湿地进行生态保护,恢复重建的前提与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生态系统受扰动程度评价的适宜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首先根据湿地水面面积变化率最大时对应的关键水位构建初始生态水位方案并将其离散得到一系列离散值;然后应用Mann-Kendall(M-K)法分析历史水位时间序列,找出水位发生突变前自然条件下的水位状态;最后对不同情景水位方案与自然水位状态的差异程度进行修正水文指数(APPFD)评价,确定生态系统受扰动程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多个生态水位方案,进而确定相对应的生态需水量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白洋淀湿地得出了7种可接受的生态水位方案,其中汛期的适宜生态水位在8.31—10.62 m之间,非汛期的适宜生态水位在7.51—9.60 m之间,全年的适宜生态需水量在3.10×108—6.47×108m3之间。该方法能够为实际的水资源管理和分配提供多种备选方案,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湿周法的改进和应用 [J].
宋兰兰 ;
陆桂华 ;
刘凌 .
水利水电技术, 2007, (10) :10-13
[2]   扎龙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安全阈值的研究 [J].
周林飞 ;
许士国 ;
李青山 ;
刘大庆 .
水利学报, 2007, (07) :845-851
[3]   近50年来中国六大流域年际径流变化趋势研究 [J].
张建云 ;
章四龙 ;
王金星 ;
李岩 .
水科学进展, 2007, (02) :230-234
[4]   白洋淀蒸发渗漏与补水量计算分析 [J].
刘建芝 ;
魏建强 .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7, (01) :15-16
[5]   一种动态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J].
杨志峰 ;
陈贺 .
生态学报, 2006, (09) :2989-2995
[6]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J].
衷平 ;
杨志峰 ;
崔保山 ;
刘静玲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8) :1119-1126
[7]   基于生态水文学原理的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 [J].
崔保山 ;
赵翔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5, (07) :1788-1795
[8]   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研究 [J].
赵翔 ;
崔保山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5, (05) :1033-1040
[9]   湖泊最低生态水位计算方法 [J].
徐志侠 ;
陈敏建 ;
董增川 .
生态学报, 2004, (10) :2324-2328
[10]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等级划分与实例分析 [J].
崔保山 ;
杨志峰 .
资源科学, 2003, (01)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