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高斯曲率法预测煤层天然裂隙发育区

被引:12
作者
刘升贵
安里千
薛茹
张新亮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 焦作大学建筑工程系
[3] 中国地方煤矿总公司 北京
[4] 北京
[5] 河南 焦作
[6] 北京
关键词
高斯曲率; 裂隙; 煤层气; 主曲率; 渗透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论述了高斯曲率法预测煤层天然裂隙发育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计算了沁水盆地3号煤层的高斯曲率.在分析高斯曲率与试井渗透率、煤层宏观裂隙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斯曲率法的裂隙发育区分类标准.依据该标准将3号煤层天然裂隙划分为4级发育区,进而预测出3号煤层渗透率的分布概况.分析表明,高斯曲率法可相对真实地反映煤层曲面形态变化,用该方法预测煤层天然裂隙发育区是切实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极值主曲率法预测天然裂缝发育带的方法与实践 [J].
康义逵 ;
任文清 ;
朱用斌 ;
金梅 ;
李青伟 .
油气井测试, 2002, (04) :22-23+26
[2]   沁水盆地煤层气高渗富集区遥感研究 [J].
冯富成 ;
毛耀保 ;
王永 ;
王新民 ;
陈强华 .
中国煤田地质, 2002, (02) :25-26+41
[3]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 [J].
傅雪海 ;
秦勇 ;
李贵中 ;
李田忠 ;
胡超 .
地质力学学报, 2001, (01) :45-52
[4]   自由曲面的高斯曲率计算方法 [J].
王侃昌 ;
师帅兵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6) :150-153
[5]   基于几何特征的曲面物体识别 [J].
程义民 ;
丁红侠 ;
王以孝 ;
张海宏 .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0, (07) :37-43
[6]   煤层裂隙系统及其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 [J].
曾勇 ;
屈永华 ;
宋金宝 .
江苏地质, 2000, (02) :91-94
[7]   一种离散化的最小曲率插值方法 [J].
陈斌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 (01) :49-54
[8]   山西柳林鼻状构造曲率特征及其与煤层气的关系 [J].
袁鼎 ;
单业化 .
中国煤田地质, 1999, (02) :28-31
[9]   用主曲率法研究裂缝性油气藏 [J].
郭科 ;
胥泽银 ;
倪根生 .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1998, (04) :3-5
[10]   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的一种新方法──二元法 [J].
丁中一 ;
钱祥麟 ;
霍红 ;
杨友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1) :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