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

被引:69
作者
徐盛桓 [1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2] 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心智哲学; 语言研究; 心理语言; 感受质; 意向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心智哲学的观点研究语言是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图简述心智哲学的发展,说明心智哲学同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关系,从而对用心智哲学的观点研究语言作出恰当的定位,并初步从思维、感受质、意向性这三个方面为例,说明心智哲学的观点在语言研究中可能的运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Stereotypical relations and utterance understand-ing:An introduction to Xu Sheng-Huans’stereotypical re-lation-based approach to pragmatics. Wu,B.Z.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 2009
[2]  
The Neuroscience of Language: On Brain Circuits of Words and Serial Order. Pulvermüller,F. . 2002
[3]  
Cognitive Linguistics. Croft William,Cruse D Alan. . 2004
[5]   外延内涵传承说——转喻机理新论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 32 (03) :2-9
[6]  
Fodor’s guide to mental representations. Fodor,J. Mind . 1985
[7]   认知科学框架下心理学、逻辑学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J].
蔡曙山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2) :25-38+204
[8]   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 [J].
李恒威 ;
王小潞 ;
唐孝威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5) :26-33
[9]   隐喻为什么可能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 2008, (03) :1-7
[10]   转喻与分类逻辑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 (02) :93-9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