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沼气发酵与直接利用效益比较

被引:39
作者
庞凤梅
李玉浸
杨殿林
刘红梅
机构
[1]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秸秆利用; 沼气发酵; 效益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16.4 [沼气];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通过对农作物秸秆沼气发酵与直接利用效益比较,得出沼气发酵与直接燃烧比较,提高了能量的转换和利用效率,秸秆沼气发酵比直接燃烧能量利用效率提高0.2~0.9倍。沼肥还田使农作物秸秆中的营养元素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改善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状况。对天津市武清区、唐山市丰润区两地所取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沼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7%,全氮量0.08%,密度1.189 g.cm-3,孔隙度55%,和施用无机肥的土壤相比,有机质、全氮、孔隙度分别增加0.8%,0.018%,6.3%,密度则下降0.199 g.cm3。另外,常年施用沼肥的土壤中,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总之,农作物秸秆沼气发酵,无论在能量利用、物质循环还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都比秸秆直接还田的效益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发展沼气对环保和生态的贡献 [J].
卢旭珍 ;
邱凌 ;
王兰英 .
可再生能源, 2003, (06) :50-52
[2]   关于氮肥利用率的思考 [J].
巨晓棠 ;
张福锁 .
生态环境, 2003, (02) :192-197
[3]   晋城市农业废弃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 [J].
刘玉祥 ;
吕小相 ;
李喜智 .
可再生能源, 2003, (02) :43-44
[4]  
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J]. 王革华.上海环境科学. 2002(11)
[5]  
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J]. 王革华.上海环境科学. 2002 (11)
[6]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J].
高祥照 ;
马文奇 ;
马常宝 ;
张福锁 ;
王运华 ;
不详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03) :242-247
[7]   开发利用有机废弃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J].
杨亚娟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 (02) :32-33
[8]   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过程特性的分析 [J].
刘建禹 ;
翟国勋 ;
陈荣耀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3) :290-294
[9]   农作物秸秆在生态农业中的综合利用 [J].
陈翠微 ;
刘长江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05) :45-48
[10]   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J].
叶旭君 ;
王兆骞 ;
李全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2)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