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双列杂交研究了8个广亲和水稻品种广亲和基因的等位关系。研究表明:品种CalotoC、Cpslo-17、Ketan Nangka、02428和轮回422之间相互杂交F1代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均达到正常育性水平。F2代分离不明显,推测这些品种间广亲和基因相互等位,品种02428和轮回422的广亲和性受S5位点的广亲和基因S5~n控制。 广亲和品种Ketan Nangka与Aus 373或Dular杂交,F1花粉均出现部分不育现象。轮回422与Aus 373杂交,F1花粉和小穗育性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与Dular杂交的F1花粉育性接近正常水平,但小穗育性显著偏低。以上组合F2代群体均出现明显的育性分离,可育株与部分不育株的分离符合7∶2的分离比,说明品种Aus 373和Dular的广亲和性在遗传上受与S5位点不等位基因的控制,表现配子体不育的遗传特点。在品种Aus 373和Dular分別与Calotoc、Cpslo-17、02428之间的杂种F1育性正常,F2代有少数半不育株出现。推测在这些组合中,杂种育性的表达除了受主基因控制以外,还有微效基因参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