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工程安全评价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模型

被引:24
作者
赵吴静 [1 ]
吴开亚 [2 ]
金菊良 [3 ]
机构
[1]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创新基地
[3]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流域水安全管理; 防洪工程体系; 安全评价; 可变模糊集; 集对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159 [模糊数学]; TV87 [防洪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0104 ; 081504 ;
摘要
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集对分析方法构造可变模糊集的相对差异度函数,进而建立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的新方法(SPA—FCE)。结果表明,SPA—FCE计算过程直观、简便、通用性强、评价结果合理、精度高,可适用于已知等级评价标准的各种系统综合评价问题,有利于推动可变模糊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13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流域水安全智能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探讨 [J].
金菊良 ;
王文圣 ;
洪天求 ;
李如忠 .
水利学报, 2006, (08) :918-925
[2]   模糊可变集合及其在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J].
陈守煜 ;
郭瑜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5, (06) :4-8
[3]   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的物元模型 [J].
纪昌明 ;
李继清 ;
张玉山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5, (01) :86-90
[4]   防洪系统风险分析的研究评述 [J].
王栋 ;
朱元甡 .
水文, 2003, (02) :15-20
[5]   大坝防洪安全评价的风险标准 [J].
梅亚东 ;
谈广鸣 .
水电能源科学, 2002, (04) :8-10
[6]   防洪工程系统风险分析方法探讨 [J].
陈进 ;
黄薇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1, (05) :37-40
[7]   集对分析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研究 [J].
李凡修 ;
辛焰 ;
陈武 .
重庆环境科学, 2000, (06) :10-11+16
[8]   水库汛期调度的最大洪灾风险率研究 [J].
傅湘 ;
纪昌明 .
水电能源科学, 1998, (02) :13-16
[9]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J].
程乾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14-22
[10]  
水资源与防洪系统可变模糊集理论与方法[M].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陈守煜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