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分化与劳动收入份额

被引:61
作者
陆雪琴
田磊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U型形态; 规模分化效应; 企业内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207 ; 020106 ;
摘要
本文从企业规模分化视角解释劳动收入份额变动。中国宏观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呈现U型形态,转折点发生在2010年左右;微观企业部门的平均劳动收入份额与加权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研究发现,加权劳动收入份额小于平均劳动收入份额的原因是企业规模与劳动收入份额的负相关性,两者的动态差异源于企业规模分布的变化,加权劳动收入份额的动态变化取决于"规模分化效应"和"企业内效应"的相对大小。据此推测,2010年之前中国宏观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分化而非企业内平均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近年来的上升则更多体现了人口红利的消退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48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就业结构、刘易斯转折点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与经验研究 [J].
蓝嘉俊 ;
方颖 ;
马天平 .
世界经济, 2019, 42 (06) :94-118
[2]   资源错置与中国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J].
李旭超 ;
罗德明 ;
金祥荣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2) :25-43+205
[3]   融资约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与中国低消费 [J].
汪伟 ;
郭新强 ;
艾春荣 .
经济研究, 2013, 48 (11) :100-113
[4]   贸易开放、生产率形态与企业规模 [J].
章韬 ;
孙楚仁 .
世界经济, 2012, 35 (08) :40-66
[5]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6]   对外贸易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省际工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李坤望 ;
冯冰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01) :26-37
[7]   比较优势、要素流动性与劳动收入占比:对工业部门的一个数值模拟 [J].
罗长远 .
世界经济文汇, 2011, (05) :35-49
[8]   劳动收入比重,真的一致下降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发现 [J].
方军雄 .
管理世界, 2011, (07) :31-41+188
[9]   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J].
郭庆旺 ;
吕冰洋 .
经济研究, 2011, 46 (06) :16-30
[10]   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世界经济, 2010, 33 (12)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