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冠温特征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14
作者
朱云集
李向阳
郭天财
马冬云
王晨阳
王永华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冬小麦; 冠温特征; 内源激素; 变化;
D O I
10.13592/j.cnki.ppj.2005.06.005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豫麦50”在灌浆后期冠层温度明显降低,表现为冷尾型;而“豫麦34”和“豫麦70”则在灌浆后期冠层温度有上升趋势,表现为暖尾型,在灌浆末期冷尾型与暖尾型小麦冠层温度相差超过2.5℃。冷尾型“豫麦50”强势粒中ZR、IAA、GA3含量峰值均高于其它两个品种,其ZR/ABA、GA3/ABA、IAA/ABA峰值亦高于暖尾型“豫麦70”和“豫麦34”,ABA含量在灌浆中期上升快,高峰值大于“豫麦70”和“豫麦34”,达到高峰后下降较快;“豫麦50”弱势粒中的各种激素含量仍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720 / 7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与内源激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J].
朱云集 ;
郭汝礼 ;
郭天财 ;
王永华 ;
李翔 .
作物学报, 2002, (06) :783-788
[2]   冠层温度多态性小麦的性状特征 [J].
张嵩午 ;
王长发 ;
冯佰利 ;
张宾 ;
郝彦宾 .
生态学报, 2002, (09) :1414-1419
[3]   不同粒型小麦品种内源GA3和ABA含量变化及其与源库的关系 [J].
王文静 ;
高松洁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 (04) :324-326
[4]   BA与GA对小麦不同花位籽粒粒重的影响 [J].
李秀菊 ;
职明星 ;
卫秀英 .
作物学报, 2001, (06) :1017-1020
[5]   冠层温度中间型小麦及其性状特征 [J].
张嵩午 ;
王长发 ;
周春菊 ;
冯佰利 ;
苗芳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0, (03) :40-45
[6]   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春小麦开花后籽粒内源激素的变化 [J].
刘晓冰 ;
刘娜 ;
金剑 ;
张秋英 ;
杨恕平 ;
王光华 .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03) :25-28
[7]   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 [J].
王瑞英 ;
于振文 ;
潘庆民 ;
许玉敏 .
作物学报, 1999, (02) :227-231
[8]   内源激素对小麦可育小花数的调控 [J].
魏育明 ;
郑有良 ;
不详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03) :3-7
[9]   小麦与玉米及鸭茅状摩擦禾杂交后胚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J].
董效成 ;
李大玮 .
植物学报, 1996, (05) :351-356
[10]   Changing concepts in plant hormone action [J].
Gaspar, T ;
Kevers, C ;
Faivre-Rampant, O ;
Crèvecoeur, M ;
Penel, C ;
Greppin, H ;
Dommes, J .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PLANT, 2003, 39 (02) :8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