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33
作者
祁雪丹
屠树滋
王秋娟
机构
[1]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2]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南京
关键词
抑郁症; 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去甲肾上腺素和专一性5-HT抗抑郁剂; 5-HT1A激动剂; P物质阻滞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71 [神经系统药物];
学科分类号
1007 ;
摘要
随着对抑郁症基础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药理学的迅速发展,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已打破了经典的三环、四环类药物,新的药物不断涌现。分类介绍了已在临床使用或正在临床研究的氟西汀、艾斯西酞普兰、文拉 法辛、米萘普仑、度洛西汀、苯氟沙酮、瑞波西汀、米他扎平、吉匹隆、氟苯色林、伊格美新等10多个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药物不良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10 / 8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抗抑郁新药瑞波西汀──新型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J]. 刘燕,高哲石.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 2001(03)
[2]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系统回顾与用药指南 [J].
刘燕 ;
高哲石 .
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 2000, (02) :83-86
[3]   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J].
施慎逊 .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998, (02) :43-45
[4]  
Venlafaxine:a novel antidepressant compound[J] . Schweizer,Thielen,Frazer.Expert Opinion on Investigational Drugs . 1997 (1)
[5]  
Flibanserin. Franco Borsini, Alessandro Brambilla, Angelo Ceci, et al. Drugs of the Future . 1998
[6]  
Predictive value of pharcological activity for the relative efficacy of antideressant drugs: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Freemantle N, Anderson I, Yong.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