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故障树的变电站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

被引:32
作者
熊小萍 [1 ]
谭建成 [1 ]
林湘宁 [2 ]
机构
[1]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变电站; 并行冗余协议; 通信系统; 可靠性; 快速生成树协议; 动态故障树;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2.34.019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通过分析并行冗余协议(parallel redundancy protocol,PRP)、高可用无缝环(high availability seamless ring,HSR)和快速生成树协议(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RSTP)3种冗余协议的工作机制,提出一种定量评估变电站通信系统动态可靠性的分析方法,为设计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提供参考。依据系统的可修复和冗余特性分析研究系统可靠性,采用动态故障树方法建立3种网络的可靠性模型,利用模块化分析思想将动态故障树分为静态子树和动态子树,静态子树采用二元决策图(binary decision diagram,BDD)算法、动态子树采用Markov算法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对3种可修网络系统的模型结构和可靠性指标的分析表明,在可修系统中,PRP网络在3种网络中具有最高的可靠性,但成本也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1+20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冗余技术 [J].
谢志迅 ;
邓素碧 ;
臧德扬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 31 (09) :100-103+120
[2]   基于IEC 62439-3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冗余设计 [J].
李俊刚 ;
宋小会 ;
狄军峰 ;
魏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10) :70-73
[3]   基于混合法的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 [J].
于敏 ;
何正友 ;
钱清泉 .
计算机工程, 2010, 36 (19) :14-17
[4]   基于高可用自动化网络的保护系统及其可靠性分析 [J].
侯伟宏 ;
张沛超 ;
胡炎 ;
苏永春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 (18) :44-48+53
[5]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可靠性与可用性研究 [J].
侯伟宏 ;
张沛超 ;
胡炎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 (14) :34-38
[6]   基于Markov过程的硬/软件综合系统可靠性分析 [J].
于敏 ;
何正友 ;
钱清泉 .
电子学报, 2010, 38 (02) :473-479
[7]   数字化变电站冗余体系结构的改进及其可靠性和经济性评估 [J].
朱林 ;
陈金富 ;
段献忠 .
电工技术学报, 2009, 24 (10) :147-151
[8]   智能电网技术综述 [J].
陈树勇 ;
宋书芳 ;
李兰欣 ;
沈杰 .
电网技术, 2009, 33 (08) :1-7
[9]   全数字化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及元件重要度分析 [J].
张沛超 ;
高翔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1) :77-82
[10]   IEC 61850通信冗余实施方案 [J].
胡道徐 ;
李广华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08)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