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几种白细胞介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8
作者
张德中
黄颖秋
萧树东
莫剑忠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消化科
[2] 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受体;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肝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 6、IL 8及sIL 2R含量 ;应用MTT法检测血IL 2活性 ;应用荧光法检测血清NO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IL 2、sIL 2R、IL 6、IL 8及NO水平 :(5 741.5 3± 4376 .5 2 )U/ml、(486 .76± 46 .41)U/ml、(15 .78± 3.0 4) pg/ml、(2 3.89± 2 .13)pg/ml及 (6 .33± 0 .37) μmol/L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73.88± 92 .2 1)U/ml、(2 42 .36± 35 .78)U/ml、(6 .14± 3.12 ) pg/ml、(17.71± 1.32 )pg/ml及 (3.6 8± 0 .34 ) μmol/L ,并随肝功受损程度进行性增加。 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IL 2、sIL 2R、IL 6及IL 8增加可能为NO增多的诱发因素 ;肝功能损伤可能是白细胞介素活性增加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肝硬化大鼠食管一氧化氮合酶分布定位研究 [J].
黄颖秋,萧树东,张德中,莫剑忠,李蓉蓉,彭延申 .
中华消化杂志, 1998, (02) :86-88
[2]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肝硬化大鼠高动力循环状态的影响 [J].
黄颖秋 ;
萧树东 ;
张德中 ;
莫剑忠 .
中华医学杂志, 1998, (02) :59-62
[3]   一氧化氮对肝硬化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黄颖秋 ;
张德中 ;
莫剑忠 ;
萧树东 ;
李蓉蓉 .
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7, (03) :153-155
[4]   一氧化氮与肝病研究进展 [J].
黄颖秋 .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97, (02) :79-82
[5]   血管活性物质与肝硬化血液动力学改变 [J].
黄颖秋 .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7, (02) :55-58
[6]  
Superoxide anions and hyperoxia inactivate 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 Rubanyi GM, Vanhoutte PM.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1986
[7]  
Interleukin 8 (monocyte-derived neutrophilchemotactic factor) dynamically regulates itsown receptor expression on human neutrophils. Samaunta AK, Oppenheim JJ, Matsushima K, et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