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引导与骨诱导

被引:19
作者
张永刚
卢世璧
王继芳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关键词
引导性骨再生; 概念; 思维形式; 骨诱导; 长管骨; 骨诱导因子; 骨缺损; 骨原细胞; 骨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正> 骨缺损达到一定距离后不能骨性愈合,由于其中的原因不甚清楚,一直是骨科领域中的处理难点。八十年代初,在口腔科牙周病的治疗中,产生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即引导性骨再生。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正确分析骨缺损不愈合的原因,创造、恢复骨再生的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模型。笔者就长管骨引导性骨再生的研究现状及可能的理论基础做一综述。一、引导性骨再生概念通过手术,在牙周组织瓣与牙根之间放置一个隔膜,阻止上皮组织及结缔组织长入牙周,引导牙周韧带长入,并与牙槽骨形成新的附着。与此同时,在其过程中伴随着牙、牙槽骨再生的现象,称之为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Nyman等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并明确指出,由于隔膜的放置,引起了牙周韧带成纤维细胞向牙冠的迁移、增殖、分化,分泌牙骨质,最终导致了牙周结构的恢复。其基本观点就是通过物理屏障,有目的地选择所需组织长入,使损伤的组织得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3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壳多糖膜管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倪斌,侯春林,贾连顺 ;
戈俊国,丰建民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5, (03) :171-173
[2]   引导性骨组织再生的初步实验研究 [J].
张子军 ;
卢世璧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5, (01) :63-63
[3]  
Membrane-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Segmental radius defects studied in the rabbit[J] . Rickard Nyman,Marteinn Magnusson,Lars Sennerby,Sture Nyman,Dan Lundgren.Acta Orthopaedica . 1995 (2)
[4]  
Biodegradable guide for bone regeneration[J] . Frank Fars&oslash,Nielsen,Thorkild Karring,Sylwester Gogolewski.Acta Orthopaedica . 19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