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分子标记、毒力缺失疫苗株△S19-2的构建

被引:17
作者
闫广谋 [1 ]
王兴龙 [2 ]
任林柱 [1 ]
刘锴 [3 ]
高建勇 [1 ]
王学理 [3 ]
张辉 [1 ]
李晓燕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2]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3] 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布鲁氏菌; Bp26; 分子标记; Bmp18; 毒力缺失; 同源重组; 自杀质粒; LucNF+; sacB;
D O I
10.16303/j.cnki.1005-4545.2007.05.024
中图分类号
S852.5 [血清学];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摘要
通过构建自杀质粒,用定向同源重组的方法,把改造的萤火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Luc NF+替换布鲁氏菌S19疫苗株Bp26基因部分片段,构建出布鲁氏菌Bp26基因缺失突变株△S19-1。在此基础上,用同样的方法,敲除△S19-1上的毒力基因Bmp18,构建成△S19-2。用PCR与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在布鲁氏菌中表达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Bp26基因与Bmp18基因改造成功,△S19-2具有Bp26基因分子标记、Bmp18毒力基因缺失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90 / 694+699 +6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J].
毛开荣 .
中国兽药杂志, 2003, (09) :37-40+31
[2]   基因打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J].
高正琴 ;
邢华 ;
李厚达 .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2, (02) :126-130
[3]   A single-step transconjugation system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unmarked deletions into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serotype 7 using a sucrose sensitivity marker [J].
Oswald, W ;
Tonpitak, W ;
Ohrt, G ;
Gerlach, GF .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1999, 179 (01) :15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