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平原区深层淡水咸化-咸水下移问题的讨论

被引:25
作者
王兰化
机构
[1] 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天津
关键词
地下水动力场; 地下水化学场; 咸水下移; 溶质运移; 同位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深层孔隙水的咸水下移是滨海地区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目前对其形成和循环运移机理争议较大,是当今水文地质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通过地下水资源的系统调查研究,利用地下水同位素的采样测试成果并结合地下水含水层结构初步分析了深层水的补给运移,并根据地下水的历年开采量的调查和水位、水质的动态变化研究了地下水动力场、化学场的演化特征。作者认为,深层水氚含量较80年代含量高,绝大部分含量在4~10TU。在补给条件好的古河道上游地区,多在10~20TU。这表明深层地下水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开采,水动力条件改变,水平迳流和垂向越流均有所增强,促进了地下水循环,而以近50年来大气降水渗入补给的地下水占优势。由于几十年深层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天津市南部平原区已形成地下水位的常年漏斗区。由于浅、深层地下水巨大的水位差,深层淡水已受到上部咸水下移的影响。地下水的主要常量组分TDS、Cl-、SO42-在南部平原区表现为含量总体升高的趋势,在地下水的集中开采区表现的更为突出,已经导致了天津市中南部平原第Ⅱ含水组淡水水质的咸化,地下水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衡水深层淡水咸化问题的探讨 [J].
明木和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6, (05) :42-44
[2]  
天津市地质环境图集[M]. - 地质出版社 , 天津市地质矿产局, 2004
[3]  
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M]. - 地质出版社 , 张宗祜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