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资本积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被引:2
作者
贺京同
柳勇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资本积累; 动态效率;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剩余; 生产能力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内涵进行了阐释。通过计算实际利润率和经济剩余,证明了我国资本存量小于黄金效率水平和平衡增长路径,说明我国资本积累空间还较大。通过对生产能力利用率分析得出,投资转化为有效资本的比率过低将导致我国大约在2014年步入"中等收入陷阱"均衡。最后分析指出通货膨胀和采掘业价格冲击造成的利润扭曲是有效资本积累的约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主要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116 +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Inflation,Tax Rulesand the Accumulation of Residential and NonresidentialCapital. Feldstein Martin.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82
[2]  
Ten Years After the Crisis,East Asia is GoingStrong. The world bank newsletter . 2007
[3]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4]   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 [J].
吕冰洋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509-532
[6]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4, (05) :31-39
[7]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
[8]   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 [J].
史永东 ;
齐鹰飞 .
世界经济, 2002, (08) :65-70
[9]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张平, 2007
[10]  
Assessing dynamic efficiency: theory and evidence. Abel AB,Mankiw NG,Summers HL,Zeckhauser RJ.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