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地面塌陷分布特征与人为致灾因子分析

被引:21
作者
刘江龙 [1 ]
吴湘滨 [1 ]
申志军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面塌陷; 时空分布; 人为致灾因子; 广州市;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8.03.027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广州市地面塌陷频繁发生,近10年来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其塌陷类型分为岩溶塌陷和工程地面塌陷两种,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广花盆地的花都区、白云区,工程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地面塌陷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多样,承灾体脆弱,灾害后果严重,人为因素是地面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岩溶塌陷主要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或矿山疏干排水、地下采空、暴雨触发所致;工程塌陷主要是人类工程行为所致,其主要致灾因子包括排水疏干与突水(突泥)作用、人工加载、人工振动、人工开挖桩基、地表渗水、地铁等地下工程盾构掘进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盾构掘进中地面塌陷加固技术 [J].
王小忠 .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06, (03) :45-47+71
[2]   广州市主要地质灾害成灾机制与时空分布 [J].
刘会平 ;
王艳丽 ;
刘江龙 ;
倪研贤 ;
王建军 ;
梁红梅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5) :153-157
[3]   广州市区地基工程地质分类及其对高层建筑的适宜性 [J].
林碧华,马晓轩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6, (01) :77-82
[4]   广东的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 [J].
夏法 ;
黄玉昆 .
自然灾害学报, 1995, (03) :83-91
[5]   花县的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J].
王应良 .
华南地震, 1992, (03) :69-75
[6]  
广州地区第四纪地质[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李平日等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