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国外引种概况及效益分析

被引:34
作者
魏兴华
汤圣祥
余汉勇
王一平
袁筱萍
徐群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遗传资源; 国外引种; 品种改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了各类国外水稻种质,其中9963份已被国家种质库正式编目。通过检疫、隔离种植和多年评价,一批优异种质被直接或间接利用于水稻育种和生产。在我国水稻生产中,连续几年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100万亩)和在6670~66700hm2(10万~100万亩)的国外常规品种分别为22个和81个;具有国外胞质雄性不育和/或国外强恢复系(亲本/血缘)、年种植面积超过40万hm2(600万亩)的杂交水稻组合33个;一大批国外引进种质已成为不同时期我国高产、优质和多抗水稻育种的骨干亲本,近60年来衍生了2000余个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60年来,因直接和间接利用国外引入水稻种质而增产的稻谷超过773亿kg,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入,对于丰富我国稻种资源宝库,增加遗传多样性,防止遗传脆弱性,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